随着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的增长,美国大学也逐步加深了对中国学生的审核力度,去美国留学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下面跟美国巴斯图高中一起来看看美国留学申请评估的详细情况吧。
美国大学开始聘请面试官、委托第三方评估
美国出国留学申请人数一直有所增长。美国留学仍然是很多中国学生的首选,同时,中国也是美国高校最大的国际生源市场。2011年,纽约时报曾发表题为《中国难题》的特稿,分析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可信度不高、普遍存在造假的现象。文章表示,美国的一些大学迫于经济压力,在还没有真正了解中国的时候,就进入了中国市场。
去美国实现留学梦是多数国人的期待。不过,美国高校显然在努力地对中国市场加深了解。在这篇文章发表的2011年,在中国进行校友面试的美国高校还只有10家左右;现在,美国排名前30名的高校中,绝大多数都会利用其校友网络开展面试,或由招生委员会在中国巡回宣传时面试。一些没有力量来中国组织面试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电话、视频面试的方式,或者在中国聘请业内人士、使馆工作人员作为面试官。
马里兰大学决策运营和信息技术系系主任陈志龙直言,他在中国聘请面试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检验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其商学院每年约录取200名中国学生,占所有学生的一半以上,但他们的推荐信不少是假的。
除了面试之外,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履历评估的做法也越来越常见。
“目前,美国一些大学对中国教授的推荐信已经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因为这些推荐信不少是学生自己撰写的。”康奈尔大学教授洪永淼说,现在,招生委员会对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格外注意”。他刚刚参与招生时曾惊奇地发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同时推荐了十几名学生,但是寄过来的十几封信都是用不同的信纸写的——这说明,这些推荐信根本不是出自该位教授之手,他只不过是在上面统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洪永淼所在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在2012年收到了800份申请,其中近300份来自中国学生,最终,只有数名中国学生被录取。据介绍,递交材料的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拥有远超美国学生的托福和GRE成绩,但其中一些学生给教授写的邮件却是语法错误连篇。招生委员会把这样的电子邮件打印出来,单独放到其申请材料里给教授,有时甚至会注明“看这个学生的英语多差”。
在阅读过几千份中国学生的美国留学申请材料后,洪永淼已经很熟悉一些中国学生的造假套路,尤其是留学中介的一些常见做法。比如,中国学生经常给教授群发电子邮件,说自己一直都想跟他读研究生。结果系里几个教授一交流,发现大家都收到了来自同一学生的相同内容的邮件,只是改了姓名。
在申请经济系的学生撰写的个人陈述中,最常见的有两类写法:第一类是说我的父母都是数学老师,所以我从小就喜欢数学,数学成绩特别好;另一类是说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家里很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直勤奋学习。
“现在这两类写法已经骗不了美国人了。”洪永淼说,另一种常见的写法也很不受欢迎,即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所以我想学习经济学。“大学要看的是你个人对经济学的哪个领域真正感兴趣,你对经济学懂多少,有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