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AP课程、SDP技能拓展课程、DSD德国理工课程……一段时间来,高中国际课程大热,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申请试行的境外课程已达近20种。林林总总的国际课程,哪些确有借鉴价值?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如何有机融合?如何评估国际课程效果?
引进什么?标准尚缺
你引进了美国AP课程,我引进加拿大工科课程,他与法国合作开展工程师教育……近年来沪上高中引进的国际课程门类丰富,对于开拓基础教育国际视野确有裨益。不过,是否所有国际课程都有引进价值?引进标准缺失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
国际课程的引进,起源于“国际课程班”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对接“洋高考”。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负责人唐盛昌透露,有些国际课程确实比较先进,值得学习;有些并未超越本土课程,但在某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借鉴。有一部分国际课程内容本身存在争议,如IB课程教材《20世纪世界史》涉及中国民主化和人权的部分,其中有些观点不正确,加拿大课程教材《社会学》中同样存在问题,对于这些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对于目前中小学开设的本土课程,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均有严格规定,语数外等基础课程不仅有完善的学科框架,而且指定教材。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提出,对引进国际课程也要加强“把关”,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进行必要的评估与相关教材审查。
倪闽景介绍,今后的国际课程把关,将主要在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其整体结构的审查,如上海的高中与法国合作引进其工程师教育项目,这个项目的课程构架、课时安排、是否能完成国家对学生基础学习的要求等,都要进行审查。公办高中引进国际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我国高中具有国际视野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建构;而民办高中可以在推进多样化、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上作出相应探索--两者引进课程也要有所区分。此外,还要对国际课程教材的内容进行专业化审核,特别是对于涉及历史、地理等与国家主权关系密切的内容,要加强审核准入制。
“性价比”如何?有待监管
之前,一些家长和学生把到名高中读国际课程班,当成逃避中考和出国留学的“跳板”;部分学校,把国际课程班当成“赢利”的商机。但今年市教委“纠偏”,叫停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国际课程重回本原,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助推本土教育改革?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提出,用国际课程助推本土教改,首先要着眼于引进国外优势课程、补本土教育之短板。杨浦教育局购买了剑桥大学国际技能拓展课程(SDP)和哈佛辩论教育项目,在控江高中、杨浦高中等校试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学习、沟通合作、创新思维能力等,对学生进行教学补充、优化本土课堂教学模式。以“哈佛辩论课程”在控江中学为例,外教KurtShelton授课、本校英语组傅晶老师助教。外教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国式思辨、小组讨论、任务项目等,助教“跟班”学习并配合--孩子们用英语思维、用英语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师生互动和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大幅度提高。
引进国际课程,学校是否已准备好?盲目上马,常常会导致中外课程“两张皮”。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有机融合,需要师资、教学组织、学生服务、管理文化、设施设备、教材图书等--只有完善顶层设计,才能实现在实践中“吃透”境外课程精神。如何处理好国际课程学习要求与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素养之间的关系?也是目前引进国际课程过程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引进国际课程,需要高投入。这种投入是否得到了相应回报?试点国际课程的学校,是否提升了师资水平?是否在促进学校办学特色、个性上有所发展?目前,上海教育综合督导会对国际课程有所涉及,但多数由区县和学校自评。51国际学校专家建议,应引进教育评估院、教育科研机构甚至其他社会机构等“第三方”,加强相关监测和评估,避免盲目“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