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参赛小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07-01 16:36:28阅读:102

   时光倒回2014年的9月,我收到了由哈佛大学以及包括清华、复旦在内的国内顶尖合作高校的学术和创新挑战比赛主办的“中国大智汇”(China Think Big)比赛邀请函。能拥有这样的机会完全是因为在同年的盛夏我参加了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作为峰会的后续活动,以及进一步培养峰会学员们的领导能力,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CTB便诞生了。

  CTB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一群学生就世界性的议题与来自世界范围内顶尖的高校教授们或是提出质疑或是提出针对一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甚至可以是自己发现问题并提供一套可行性方案。作为被邀请的对象,我怀抱着莫大的好奇心与尝试的心态组建了一支团队。我们的组员有来自上海枫叶的,镇江枫叶的,青岛孔裔的还有天津耀华的学生。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特长,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技能点”。
  比赛共持续了七个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求参赛者们选定议题,并观看哈佛在线课程EDX。全英文的授课与身在哈佛没有区别,其中教授会讲述任何关于议题的学术词汇,课后思考与课堂互动。在一番民主讨论,举手表决后我们将议题选定为“伦理道德”。在第一阶段将要结束时,我们提交了关于“代孕妈妈是否道德”的全英文论文。在第二阶段,我们选定了“中国现今信访现象的偏见性”作为我们最终的研究成果。由前几年著名的“唐慧案”入手,我们的组员发现人民群众,媒体与政府在信访问题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对于此类事件的观点不能一边倒,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和判别与信访相关的事件或案件。
  两个阶段的出色变现赢得评委老师与教授的认可。2015年3月8日,一封赫然写着“祝贺你们入围CTB 2015全国复赛环节”的邮件推送到了我的手机上。时隔十二天后,成超同学,来自镇江校区的商笑铮同学与我代表我们的团队出现在了复赛的地点:上海市陆家嘴汇丰银行大厦。全国参加CTB比赛的队伍有三百余支,我们作为参加复赛的六十支队伍之一既有激动又有紧张。毕竟这六十支队伍都是经过层层考验后脱颖而出,实力不相上下,真正的角逐在我们到达的一刻已经开始。
  这场比赛以一种欧亨利腔调的方式结束了。我们并没有作为最后参与决赛的十支队伍入围,却给予了我们“杰出电梯演说”的奖项。组委会还告诉我,我们的勇气可嘉,选题新颖,在敏感的政治话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以一种公平公正的角度与探讨研究。在最后电梯演说中,一分钟时间内我们的项目概况有条有理,突出了很强的逻辑性。
  进入复决赛的很多人都是我在峰会上认识的。“中小学生班干部的轮换制度”“废弃书籍回收系统”“北京轨道交通地铁制度的改进”“面向中国轻少年的新型SNS”CTB中展示的议题五花八门,PPT模型,海报,展示设备一应俱全地等着评委老师们过来听项目的介绍。整个会场内充斥着英文,德文,法文等各个国家的语言,他们都是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与学生评委。我不断的在告诉自己,虽然我们的议题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敏感,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无所畏惧的等待老师们的提问,交换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他们放眼世界,去看看顶尖的学生和老师的意识流是怎么样的,他们对于相同的问题会有怎样不同的见解,甚至能给出怎样程度上的可行性方案?回到我们团队最初的组建,我真是花了不少心思。从议题范围的选定到小心翼翼的防止偏题,我们对于论文的修改不下十稿。诚然,在这两百多天的时间里,我作为一个领队人物,专业实力可能并不如我的组员们强。他们有的反应能力很快,参加过美式辩论得过奖;有的思维很清晰,沉着冷静;有的对于议题有着很深刻的理解。而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人找出来,告诉他们:“嘿,愿意和我组队一起打怪吗?”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申请年级: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