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升初”择校很热闹。家长们如果看过“深化招录改革”中所出台的调整政策,也许就会对择校产生犹豫。刚出台的“中考中招制度深化改革方案”,许多方面都颠覆了锡城家长多年积累的“求学经验”。3月30日,记者多方听取了业内人士对“新政”的评价和解读。
变化一
扩自主招生权
扩大高中招生自主权。允许无锡市区四星级普通高中按不超过本校年度招生总计划15%的比例,自主招收全面发展、具有学科专长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生和特长生(含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自主招生的生源范围为市区,自主招生的比例、招录标准和录取办法均由学校自主确定,由各校报经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实施。
解读:一位四星级高中的校长告诉记者,看到这条政策后,他遇到了3个头疼的问题。第一,他如何使用这15%的指标?第二,他怎么选这些“特殊”学生?第三,指标的集中投放是否会扩大优质中学的升学比率,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其他中学的不满?要回答这名校长的问题,就要来了解相关政策。首先,这15%只是“上限”比例,校长们可以顶足15%用,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不用。其次,从上面的政策看,对特殊学生的要求很高,但却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对招录的标准和办法都需要学校自行确定,而这是无先例可循的。最后,拼抢好生源几乎已经成了学校的“自然法则”,如果“滥用”自主招生政策,很可能就会导致一场全新的“掐尖战争”。校长们表示,此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希望不再对学生“一考定终身”,能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更多优秀学生能进入优秀的高中就读。因此,如何用好、用足这份新政策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讨论和磋商来得出结论。因此,受访的大部分校长表示,新政策会用,但怎么用?他们也尚在观望中。
变化二
全分配明确时间表
继续实行热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政策。认真落实市区热门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的分配政策,计划内招生分配指标2012年提高到60%,2013年提高到70%,2014年起实行除自主招生外的计划内招生指标全部分配。
解读:在这条政策中,关于热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的提升在去年的中招方案中就有体现。但2014年100%分配的问题却是在这份文件中首次出现。看到这里,今年正在忙活着“小升初”的家长要注意了,因为这条政策可能就是为你的孩子量身定做的。因为今年入学的孩子将在2014年升入高中。“择校”一直以来都是“小升初”的关键词。而初中择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今后能考入那些热门高中。但是当这些热门高中的计划内招生指标100%分配后,当原先的校际竞争转变为校内竞争之后,小升初“择校”还存在多大的意义呢?今后“最好”的中学和“最差”的中学都会有进入热门高中的“门票”,你的孩子也许拼命挤入最好的中学里只能中流,但直升进入普通中学3年后还能具有获得这张“门票”的竞争力,你如何选择?对于那些为了择校不惜借读的家长来说,更是得不偿失,因为一旦孩子借读,将不再享有这些新政的权利。
变化三
第一年考后填志愿
今年的中招志愿填报将调整安排在中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并在现行中考网上阅卷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网上报名、网上录取。
解读:中考考后填报志愿在南京实行后,无锡教育界人士一向对此持保留意见。原因是,无锡考生的地域性不明显,且考生人数相对较少,且多年来考生已经有了基本明确的分层,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生源差异其实有时候就仅限于少量成绩较为“摇摆”的考生。而就是这样少量的生源让学校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空间。有人担心,当全部考后填报志愿时,生源的分层就更加明显了。有校长提问,“如果有一天无锡只有一所好高中的话,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但也有校长对此持乐观的态度,认为这是对一些高中的鞭策。今后只有真的把学校办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填报。同时,即便是考后填志愿也不见得就是一填一个准,毕竟分数线还是要靠志愿才能划定的。
变化四
中等职校注册入学
实行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注册入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不含五年制高职)招生自主权,市教育局、市人保局、市发改委根据职业教育布局规划和学校办学能力,核定各校招生计划。学校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学业考查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等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招生方式,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
解读:这两年,因为全市生源减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陷入了低迷。但从每年考后入学的情况看,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有求学的热情,只是分数不达标。这条新出台的政策将为这些学生提供一条入学的新路。在注册入学的政策里,虽然也提到中考成绩以及其他各种评价方式,但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解读,学校可以自行确定招录方式,或者看成绩,或者进行考察,或者通过其他评价方式,这也就是说,今后中专技校的注册入学也不需要看中考成绩,只要能符合学校的入学要求,学生就能入学,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免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