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剑桥文理国际学校(http://www.51guoji.com/king/)获悉:众瞩目的2016全国两会马上就要结束了,而今天上海剑桥文理国际高中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刘长铭对于教育理念的精彩解读,除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外,他更为人熟知的是北京四中党委副书记、校长。
有人说,他是一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一位富有良知的教育学者,襟怀坦荡,涵养深厚。刘校长身上体现的是“北大气质”,他在四中所倡导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与北大的精神不谋而合。现在就请跟随小编,一起听听刘长铭这位知名校长是怎样释义的吧!
一、“中国的学校教育——“炫车技”
在中国,进名校是很多孩子和家长的愿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中国的学校教育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首先,我国的很多校长如同赛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是却不知道要把车开到哪里。也就是说,对于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学校是没有考虑的。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像中国教育这样,改革措施令人眼花缭乱,校长们总想把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其次,中国的学校教育缺少文化,满嘴口号却没落地,若将中国学校与国外学校来做比较,没有哪个国家的学校校长像中国校长,满嘴有这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谈起来都一套套的,但是,最缺少的是在现实中的落地;再次,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突破“放羊娃”的逻辑: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这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的结果吗?显然不是。最后,我们的教育价值最初是知识本位,学校塞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后来是能力本位,我们让学生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但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我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悲悯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中国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是“中国教育却是最不以人为本”。
二、“家庭教育:别热衷于“抢跑”
在很多场合,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会说这样一句话:“把孩子送到你们那儿我就放心了!”这句话听起来是家长表达了对老师和学校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含义来理解家长在推卸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实际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读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家长重要。
现在奥数已经开到了幼儿园,幼儿园已经开始分快慢班,今天我们社会上有更多的现象说明,我们更加看重的是“抢跑”。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可能都看过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其实起跑的时候谁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不重要。甚至跑完了一万米谁在第一、谁在第二也不能决定哪一个就是最先达到终点的。但是,今天许许多多的家长都在拼命的“抢跑”,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今天中国学生的家长如此的热衷于“抢跑”。
其实“抢跑”是没有那么必要的,家长的强制“抢跑”可能丢失了家庭最自然和美好的幸福。家庭教育不应当过于艺术化、也不要过于技术化。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长。我相信孩子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至于是不是那么早的学更多的东西,我个人的建议是希望家长不要看重“抢跑”。希望今天能够更加理性的来对待家庭教育,对待孩子的成长。
三、“如何拥有好的家庭教育”
北京四中曾经做过调查,87%的学生认为他的人格和品格来自于家长,导致这一结果80%的责任在于家长。这说明很多的教育问题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这个差异是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形成的,而不是进入学校以后形成的,甚至可以说进入学校以后很多的差异来自于家庭。众所周知,父母长辈都是疼爱后代的,但是这种疼爱往往是适得其反的,父母可能是造成孩子人生悲剧的第一祸首。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最好?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的原则是科学,教育的方法是艺术,科学意味着违反了一定要失败,艺术意味着在符合科学的原则上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我总结了家庭教育的几条箴言,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引领: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
2、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所以在构建自己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时候,首先想到夫妻之间要和谐的相处;
3、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对于家庭来说,教育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但是教育又源于小事,越是细节的地方越体现教育。
总而言之,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点中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