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0 09:28:49阅读:190
1、全员性
一个班集体里的学生会因学习情况、个性特征、性别等的差异而存在参与活动积极与不积极的不平衡现象,教师不可能总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活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并创造一定条件,使较内向、腼腆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对语言的要求一定不能过高,要适度,不然会吓倒学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2、真实性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任务的真实性。任务是一项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真实运用任务是在真实生活中或指向真实生活的活动中,为了真实的目的而运用英语的生活活动”(鲁子问,2003)。课堂活动应该是有运用目的、有意义的,活动的设计应利于学生运用英语参与到活动或互动之中,要根据课题或语言材料的需要,尽量让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真实感。只有活动的情景真实,学生才容易感受,才有话可说,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3、目的性
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应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任务应该是双重的,既有活动任务,又有学习任务。教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语言学习任务、技能学习任务、文化情感学习任务和各种交际性运用任务合理地安排在活动的各个阶段,有针对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注意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忘记了学习任务。例如游戏是一种常见的较为轻松的活动形式,但游戏时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玩的方面,而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形成,这样达不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任务。
4、可持续性
课堂活动看似孤立的,为某个学习任务服务的,但是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都是暂时行为就不利于学生语言有梯度、循序渐进的发展,就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的活动设计应该具有阶段性,可持续性,这样做的益处是学生通过参与比较连续、有一定规律的互动可以积累相当量的内容,为质变做充足的准备。
5. 深入性
课堂活动不是“鸡肋”,更不是课堂上的一场闹剧,应该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的手段。因此活动的设计要有内容,有内涵,要能够尽量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然地生成语言能力。
6、趣味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自信心和兴趣是不可分割的,调查表明,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在面对需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时,表现出的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没兴趣,不能接受所学语言的文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从而导致胆怯,甚至对他人还会产生一种自卫式的反应,不可能有很足的学习动力,也不可能有很强的合作意识。游戏、表演、智力活动(如猜谜、竞赛)等愉悦性活动,都有很强的趣味性,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式。
7、激励性
激励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效的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使学生有归属感,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喜爱、成功的需要(WangHaertel&Walberg1993)。当学生不情愿或遇到困难时,鼓励尤为重要。在完成一项新任务的最初阶段,对后进的学生,很害羞或不善社交的学生,往往需要鼓励。鼓励可以激励他们去做并不情愿开始的事,或者当他们遭到挫折时,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干下去。激励性的、安全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开始新的或不熟悉的任务,而让学生感到你所布置的任务是现实的、重要的,会使他们增强信心,能鼓励他们去完成任务。
8、可操作性
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设计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应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有水平设计活动。其次要考虑教学环境对活动的直接影响,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物理环境(如教室、设施、教具等)和心理环境(如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进行活动设计,避免因硬件或软件受限而使活动无法进行。再次是活动的规则应尽量简单明了,要让班集体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迅速准确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顺利开始活动。
9、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参与意识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责任感的基础上,真正的参与意味着班里的学生有权力和责任为课堂做出贡献,它意味着每个学生必须分担责任,教师应让所有学生明白自己对集体的成功或失败都负有权力和责任。“参与比成就更重要”(Raymond M.Nakamura2001)。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课堂里的每个学生都被给予进行参与有意义、有价值活动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加活动,要教会他们主动分享自己因积极参与而获得的成就。
10、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相反相存的。在一个班集体中,同伴之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很高程度上存在竞争,这使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上自我封闭,严重缺乏合作精神。要让学生明白,在一个成功的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应具有高度的合作意识,更多的竞争在集体与集体、团队与团队之间,学生应在珍惜友谊、忠诚、关心等优良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接纳、倾听。设计课堂活动时应避免无序的、低效的竞争,要让学生认识到很多的事情离开了集体是做不成的,让学生感到自己常因集体的成功而获得奖赏,达到“集体为个人,个人为集体”的目的。
11、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分不开的,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意识,他们会通力合作去获得所期盼的集体荣誉和成功。课堂活动,不管是全班的、分组的或接对子的,要求学生要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友好沟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团结和谐的集体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要让学生有强烈的集体感,就要让每个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要使他们感到集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在班里每人都有良好的形象和强烈的集体感的基础上,形成温暖的、积极的班级感情,才能创造一种相互支持和充满热情的气氛,产生集体凝聚力。“集体凝聚力指的是一个集体中成员的协调一致以及团结意识和团体精神”(Vermon F. Jones & Louise S. Jones2002),在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里,学生们会有安全感,并能感受到他们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在这种良好的心态下开展活动,学生会感到得心应手。
1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使教师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我们习惯去dominate课堂,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放下架子,以朋友、伙伴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使课堂没有民主、宽松、和谐的局面。教师的教学情绪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行为,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是第一重要的。教师必需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主宰别人或轻视别人”(Raymond M. Nakamura2002),任何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教师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营造健康的课堂气氛,从而改变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