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升初”预计有4.5万人参加就近分配,入学压力很大。
郑州外国语中学,实行推荐生入学制度,学校面向市内各区共招6个班的“推荐生”。
还有一些学校招收体音美特长生,一共852人,有体音美特长的学生和家长(可留意报考。
小升初
形势
4.5万学生、630个班
小升初压力依然很大
今年,郑州共有小学毕业生38555人,比去年增加3408人。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今年市区参与就近分配的小学毕业生预计有45305人。
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今年郑州市区初中招生共下达计划630个班,公办学校比去年增加了70个班。其中,局属学校初中计划招生344个班,比去年增加40个班;区属学校初中计划招生172个班,比去年增加30个班;企事业办学学校初中计划招生20个班;民办学校初中计划招生94个班。
照此计算,4.5万多名小学毕业生,平均分配到630个班,平均班额将突破70人,今年市区小升初的压力仍然很大。
普通毕业生
在就读学校填表
住址审查要过5道关
今年,“小升初”仍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具体操作,原则上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以小学和区中招办为主,审定程序很严格,要经过5道“关”:
第一步,毕业生本人或家长如实详细填写《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由家长签名;
第二步,班主任审查证件(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等),同时深入毕业生家庭调查,审查结果张榜公布。
第三步,学校核查。由毕业小学组织核查小组,按社区居委会,深入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结果张榜公布。
第四步,区中招办对小学核查结果复查。
第五步,市中招办抽查。
据了解,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小升初”报名
提前准备好“五证”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五证”。这“五证”分别是: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
证件齐全者,可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入学。按规定,学校不能拒收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进城务工子女,也不能收借读费。
推荐生
郑州外国语中学
要招6个班“推荐生”
郑州外国语中学,实行推荐生入学制度。先由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最后由市中招办审批。
今年,该校面向中原区接收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共接收4个班,其余的入学计划(不含郑州教育艺术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分团特长生)就近分配。
各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中招办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学。
按要求,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特长生
市区共招852名
体音美特长生
在体音美方面有特长的孩子,可按特长生报考。今年,郑州市26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收427名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孩子,招生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航模、毽球等。
另外,还有9所特色学校(班)招收425名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有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其中还包括管乐、民乐、管弦乐等。
具体各学校招收的特长项目、招生人数以及招生辖区等,考生和家长可登录郑州教育信息网中招直通车(http://ztc.zzedu.net.cn/)查询。
郑州市规定,对有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的学生允许相对就近入学,在规定入学范围内,选择与自己特长相应的特色学校(班)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但相关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只进行专业技能测试,按专业技能复试择优录取。
非传统项目学校和特色学校(班)不得接收体音美特长生。